3月1日,北京懷柔藍天救援隊發(fā)布通報稱,懷柔藍天救援隊搜救處負責人劉金藝2月25日去箭扣長城執(zhí)行搜救任務時,遭遇巖體坍塌,不幸犧牲,享年32歲。
據(jù)了解,3月1日正是劉金藝的生日。劉金藝原來在武警部隊,服役五年期間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,優(yōu)秀表彰一次。2019年10月加入北京市懷柔區(qū)藍天救援隊,先后參與任務90余次,搜救時長達800余小時。
包括此次任務在內,劉金藝2月份已執(zhí)行過三次箭扣長城“驢友”搜救任務,此次卻意外身故。新京報記者梳理發(fā)現(xiàn),此前箭扣長城也發(fā)生過多起類似事故,野長城管護已成一大難點。
亂象:此前已有多位驢友遇難
箭扣長城是懷柔長城的一部分,東起“正北樓”122號敵樓,與慕田峪長城相連;西北至“九眼樓”169號敵樓,與延慶區(qū)長城段交界。因所在地區(qū)地勢險峻,箭扣長城被認為是“中國長城中最險段之一”。
近年來,未經開發(fā)、“原汁原味”的箭扣野長城吸引了無數(shù)驢友前來攀爬,也成為懷柔旅游遇險的多發(fā)地。
懷柔迎賓路一消防隊員曾向媒體表示,箭扣長城因像箭扣在弦上而得名,地勢陡峭起伏大,加上城墻年久失修、磚塊松動,總體都很危險,其中最險的當屬鷹飛倒仰、天梯、小布達拉宮和正北樓之間的地段,攀爬者容易在攀爬這些地段時受傷。
2019年4月22日,有驢友在攀爬箭扣長城著名的“鷹飛倒仰”。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
懷柔區(qū)藍天救援隊隊長田先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,2月以來,包括此次任務在內,懷柔區(qū)藍天救援隊已接到三起類似搜救任務。
2月25日,兩名驢友在箭扣長城正北樓南700米處迷路被困,國際會都消防站、橋梓消防站人員立即趕赴現(xiàn)場開展救援,最終成功護送被困者下山。
歷史報道顯示,2018年,一驢友在攀登北京箭扣長城期間,不慎踩空摔落山澗十余米;2016年,兩名大學生相約攀登箭扣長城,被困一夜;2014年,6名驢友攀爬箭扣野長城遇險,一名男子跌落懸崖不幸遇難;2009年6月13日下午,5名游客在懷柔區(qū)雁棲鎮(zhèn)西柵子村附近攀爬箭扣長城時突遇雷擊,兩名游客當場遭雷擊身亡……
追問:野長城管護難在何處?
目前,箭扣長城屬于未開放長城?!侗本┦虚L城保護管理辦法》明確規(guī)定,禁止組織游覽、攀登未批準為參觀游覽場所的長城,違反者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,并可處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。記者此前看到,許多主要登山口也立著“未開發(fā)長城禁止攀爬”的藍色警示牌。
“一些知法守法的驢友看到警示牌就不上去了,也有一些驢友不管不顧。個人攀爬還好說,就怕有組織地爬。有些驢友團隊和我們打起了‘游擊戰(zhàn)’,勸阻以后說不來了,夜里頭或者晚點又上去了,特別不好管護?!睉讶釁^(qū)文物所所長張彤說。
她介紹,去年11月19日,5名驢友私自上山搭好了帳篷,準備在長城上過夜,最終被長城專職保護員勸阻下來。“這些驢友是傍晚5點多趁長城保護員下山以后才上去的,當時我們的長城保護員還沒有下班,就去勸阻他們,這幾個人假意說‘自己不上去’,后來真的上去了,我們的保護員就上山愣把人勸下來了?!?/p>
針對這些問題,懷柔一些鄉(xiāng)鎮(zhèn)也在靈活安排長城保護員的上崗時間和方式,在節(jié)假日、高峰時段增加人手,加強早八晚五時間段之外的管護力度,避免出現(xiàn)監(jiān)管空檔期。
近兩年,懷柔區(qū)文化和旅游局還聯(lián)合懷柔公安分局、區(qū)交通局、區(qū)城管執(zhí)法局、屬地政府等部門開展了非法攀爬未開發(fā)長城專項整治行動,對“野游”高發(fā)區(qū)域進行了集中突擊式檢查,重點攔截了一批黑車、黑導等非法組織,必要時采取處罰措施,震懾了一批違法行為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韓元軍曾表示,治理驢友攀爬箭扣長城的行為應“疏堵結合”,文物和旅游部門可以制定方案,開辟部分區(qū)域進行保護性開發(fā);文物部門可以聯(lián)合旅游、公安部門開展執(zhí)法,對違反規(guī)定的行為頂格處罰,也可以用旅游公告、旅游行業(yè)黑名單等方式引導文明旅游。驢友仍要執(zhí)意進入,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修繕:“新傷舊傷”疊加
攀爬野長城,除危及自身安全,同時也會對文物本體造成損害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尚珩曾表示:“20年前爬長城做文物調查時,沿途還能看到很多石碑石刻,現(xiàn)在消失了很多?!?/p>
常年的風吹日曬,加上游客私爬,箭扣長城文物本體遭受了嚴重破壞,邊墻宇墻多處坍塌殘損。2016年起,箭扣長城搶險加固工程啟動,修繕過程中堅持“最小干預”,體現(xiàn)原汁原味,并逐步引入考古,形成具有引領意義的磚石類修繕典范。
2022年8月17日,北京懷柔箭扣長城141-145號敵臺及邊墻保護項目現(xiàn)場,考古人員首次在長城敵臺頂部的鋪房內發(fā)現(xiàn)明代火炕和灶等生活設施遺跡。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
去年,考古人員在對箭扣141-145號敵臺及敵臺間的長城墻體、登城便門、暗門等進行發(fā)掘時,還發(fā)現(xiàn)了火炕、灶的痕跡和比較完整的炮臺遺跡。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一些磚塊已經嚴重損毀,嵌入了樹根,病害使得一些長城墻體變形,稍有不慎就有垮塌風險??脊湃藛T反復強調,此時人為的踩踏對于長城本體的影響往往是災難性的。
箭扣長城修繕項目的設計人員也曾表示,箭扣長城南段修繕完工后,至少有上萬人次的驢友來過,有些驢友還特別“偏愛”沒修過的地方,使得長城“新傷舊傷”疊加。
消防人員提醒廣大登山愛好者,不要攀爬未開發(fā)、未開放的野長城、野山。在登山前一定做好路線規(guī)劃,量力而為。
公眾何時才能一睹箭扣長城的風采?據(jù)悉,箭扣長城已進行了四期修繕保護,在考古修繕過程中,長城的歷史痕跡得到了保留。未來還將聘請相關領域專家對箭扣長城精品旅游線路進行量身打造,積極創(chuàng)造條件,逐步對箭扣長城分段進行保護性開發(fā),對游客開放,讓其有序參觀。
新京報記者 展圣潔
編輯 陳靜 校對 王心